发布日期:2015-02-28 12:00:00
首先,电子血压计技术从使用原理上经历了听诊法(又称柯氏音法)和示波法(又称振荡法)两个阶段的发展,只有极少数公司在电子血压计上使用听诊法原理,而绝大部分主流电子血压计制造企业均使用示波法原理。鉴于当前主流企业均采用示波法原理,因此这里要讲的技术代际划分是指示波法(又称振荡法)电子血压计的技术代际划分。
一、第一代电子血压计(G1-NIBPM)
使用的技术:MWD技术(减压时测量)
使用的主要元器件:快速加压气泵、电子快速排气阀、机械式定速排气阀、气压压力传感器。
测量特点:快速加压到某一压力值,通过一个机械式定速排气阀按2~7mmHg/s的速度放气,并在此放气的过程中进行血压测量。
特征1:使用了两个排气阀——电子快速排气阀、机械式定速排气阀;
特征2:初始的加压压力大多设定在200mmHg左右,强调加压速度要快,通常10秒钟以内达到设定的加压值;
特征3:加压刚停止时,放气速度超过7mmHg/s, 几秒钟之后才能大致稳定在2~7mmHg/s. 这一代产品由于机械式定速排气阀的不稳定性(原理性缺陷),一般会提高初始的加压压力,如大部分国产血压计,初始的加压压力大多设定在190~200mmHg,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加压刚停止时放气速度造成的测量不稳定的问题。
其缺陷是使用者手臂(或手腕)有明显的压迫感,同时由于机械式定速排气阀的不稳定性,测量结果有时也会不稳定。
机械式定速排气阀的缺点之二是,其排气速度通常按照中等粗细的胳膊来设定,而实际的使用者的胳膊或粗或细,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机械式定速排气阀的缺点之三是,其中的橡胶大致在半年到一年开始老化,制造商设定的排气速度受到影响,最终也会影响测量精度。
机械式定速排气阀的缺点之四是,即便是对同一个被测者的同一次测量,压力高的时候排气速度快,压力低的时候排气速度慢。这将会直接影响到血压测量的精度。
这一代血压计技术,日本的制造商大都于十几年前已经停止使用。但国内一些购入电子血压计方案的制造商,其技术水平大都处于第一代,而且所有的方案提供商手上也只有这一代的技术方案。
二、第二代电子血压计(G2-NIBPM)
使用的技术:MWD技术(减压时测量)
使用的主要元器件:加压气泵、电子控制排气阀、气压压力传感器。
测量特点:由于采用了电子控制排气阀的伺服技术(ECV SERVO TECHNOLOGY),定速排气的速度真正做到了定速,并能根据测量者的血压进行智能加压,测量结果更加稳定(其他影响因素除外)。
特征1:只使用一个排气阀——电子控制排气阀,同时用于定速排气及测量结束时的快速排气;
特征2:智能加压。即血压计会在加压过程中预先对测量者血压进行一次粗略的判断,从而决定最终需要加至的压力值,通常压力值加至测量者收缩压+30mmHg左右;
特征3:放气速度一开始就能稳定在3~4mmHg/s上。
这一代电子血压计的技术难度是电子控制排气阀的伺服技术,国际上掌握这一代技术的公司大致有如下几家:金亿帝、欧姆龙、松下。第一代与第二代的测量技术又统称为MWD技术(减压时测量),与下述的第三代MWI技术(加压时测量)相对应。
三、第三代电子血压计(G3-NIBPM)
使用的技术:MWI技术(加压时测量)
使用的主要元器件:伺服加压气泵、电子控制排气阀、气压压力传感器。
测量特点:匀速加压,并在加压的过程中进行血压测量。
特征1:使用伺服加压气泵——控制加压速度,并在加压过程中测量血压;
特征2:只使用一个排气阀——电子快速排气阀,用于测量结束时的快速排气。 这一代电子血压计的技术难度是MWI技术(加压同步测量),国际上掌握这一代技术的公司大致有如下几家: 金亿帝、欧姆龙、松下。
第三代电子血压计技术
MWI技术(加压时测量)已经成为腕式电子血压计的主流技术,金亿帝、欧姆龙、松下等已经淘汰了以前的测量技术。
关于三代电子血压计技术的使用
根据世界主流电子血压计制造商的产品来判断,第一代电子血压计技术基本上处于被淘汰的边缘;第二代电子血压计技术主要用于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第三代电子血压计技术主要用于手腕式电子血压计。
(责编:周亚男) 摘自《壹药网》